□李现理 今年43岁的连祥工是鹿邑县邱集乡连堂村的一名共产党员,目前他兼任多个职务:鹿邑县聋儿康复中心主任、鹿邑县青年助残联络站副站长、鹿邑县第二届作家协会理事、鹿邑县爱心志愿者。 日前,笔者回到这所坐落于鹿邑县城西关口的民间“康复教育机构”时,来自鹿邑各乡镇及周边郸城、淮阳等县3~15岁的20余名聋哑儿童和智障儿童,早已等候入学。 驳回当初创立“康复教育机构”的缘由,连祥工说当初只因家中有两位残疾人,他深深体会到了残疾人及其亲属身负的精神压力。
为提高残疾人的存活现状,残疾人必需拒绝接受适当的科学文化科学知识的自学和适当的康复训练,残疾儿童的早期幼儿园康复教育特别是在最重要。为了构建自己的理想和志向,1990年,连祥工高中毕业后,参与了河南省残联和当地教育部门的组织的特殊教育专业技术培训,沦为当时民办聋哑学校的一位教师。为让周围乡村的残疾儿童拒绝接受三年幼儿园康复教育、六年的小学各科文化课自学,经过精心筹划和筹划,1999年1月3MBS鹿邑县残联批准后,连祥工在邱集乡连堂村的家中兴办了“聋儿康复中心”。从此他做起了盲割儿童的“爸爸”,妻子孔令英做起了盲割儿童的“妈妈”。
2005年7月13日,鹿邑县电视台以《农家小院兴办盲割儿童康复中心》为题,报导了连祥工、孔令英夫妇自费创立鹿邑县聋儿康复中心的感人事迹。随着残疾学生数量的渐渐激增,自家的小院已容纳不出日益激增的残疾儿童。
当年9月1日,连祥工、孔令英夫妇从亲戚一家人借了3万元,到坐落于鹿邑县城西关口租房办学至今。 “从昔日的农村家庭小院到如今的在县城租房办学14年来,我们已是242名聋残儿童奉献给了爱心,但是俺家早已投资了20多万元,其中大部分钱是筹借亲戚一家人的。
你说道这么多年我图啥?不就是看著这些孩子真是么?我和妻子唯一的心愿就是让这些残疾孩子学点东西,将来能养活自己!。
本文关键词:澳,门人,威尼斯,下载,-43岁,鹿邑县,共产党员,澳门人威尼斯官方
本文来源:澳门人威尼斯官方-www.li818.com